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平台访谈 > 专家访谈

“蘑菇院士”李玉:一生只为一事来 以科技助力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1-10-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李玉,我国食用菌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育和科技工作者。
年近八旬,李玉院士每天仍在办公室里工作到晚间,但这种忙碌,与李玉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三农”、以科技助力农民增收的长期付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艰苦岁月砺初心
1967年,从小在城市长大、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的李玉被分配到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地区工作,一干就是11年。这里常年干旱,风沙漫天,八百里瀚海满目荒凉。乡下交通条件较差,搞农业科研就要与农民奋战在一起,按要求,农业科技人员要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李玉当时工作的村庄还很穷。考虑到农民的困难,干了一天活的李玉常常要一步一滑地饿着肚子回公社食堂吃饭。农村的贫困,那时就在他心底打下了深深烙印。
即便条件如此艰苦,李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专业所长。他把很多品种拿到生产队和山里的试验站去试种,就连过春节也不回家,和知青、农民一起过大年交朋友,一心要改变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他把过去的大垄旱作变为畦田平播密植,以增加植株的灌溉量,提高粮食产量。
1978年,李玉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奋战了11年的田间地头又重返校园。当他告别这片土地时,他知道,自己美好的青春时光是与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连在一起的。正是在这里,他坚定了初心,那就是为党为国为人民服务,真心爱农业,真正做到扎根土地,以自己所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研发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技成果,通过科学技术让农民早日富裕起来。
读研究生期间,李玉师从著名菌物学家周宗璜教授,这决定了后来他一生的专业方向。当时,中国菌物学研究几乎还是一穷二白,他跟着导师从无到有,潜心实验,钻研文献,留校后又带领学生跑遍全国,调查菌物分布,收集标本开展各项基础研究,建成了国内领先的菌类种质资源库,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总量的三分之二。发现新记录菌种148个,命名36个黏菌新品种,成为第一个命名新品种的中国人。经多年努力,他和团队终于成功创立了体系完备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专业,完成了导师“把菌物研究继续进行下去”的遗愿,并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矢志不渝战贫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玉就与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有叫我蘑菇院士的,有叫木耳院士的,其实我们做的当然不只有木耳,但木耳确实做得最早。”李玉说。
地处长白山余脉的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不适合玉米生长,却是黑木耳种植的“温床”。一个偶然机会,李玉与当地建立起大学带动产业、科学家扶持栽培户的合作。此后一有时间,他和团队就同这里的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把功课做到农民炕头上,面对面教学、手把手指导,培育新品种,采用全日光间歇迷雾技术栽培黑木耳,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历尽艰辛,让餐桌上的“一盘菜”,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30多年过去,如今的黄松甸镇已成为中国黑木耳之乡和示范产业重镇,建成“中国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年交易额达27亿元。当地农民亲切地称李玉是帮自己在蘑菇地里“捡钢镚儿”的“财神爷”。
2005年,李玉又提出沿102国道,在吉林、蛟河等地建设百公里蘑菇长廊,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吉林食用菌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黑木耳、香菇、平菇、滑子蘑等传统品种稳步发展,灵芝、银耳、桑黄、大球盖菇等珍稀品种发展加快,由李玉和他的团队帮助建立的磐石取柴河滑子蘑基地、白山大山合香菇基地、德惠米沙子金针菇基地、和龙八家子桑黄基地等等在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李玉更是满腔热忱地投身于科技扶贫,敏锐地提出食用菌产业助力扶贫的重要性,首倡并力推“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等食用菌产业扶贫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着力打通科技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食用菌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
多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走进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战贫斗困,率队研发食用菌创新成果300余项,培育适宜贫困地区应用的食用菌新品种45个,直接推广应用60多亿袋。在全国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家,直接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多年来,他埋头选育宜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不计任何回报。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陕西柞水的“小木耳,大产业”,就有他的贡献。他不仅倾囊传授技术,还无偿提供部分菌种,为柞水菌农节省了几十万元购买菌种的成本。庆元县是浙江的相对落后县,该县十分重视发展食用菌产业,2010年与李玉院士签约建立“院士企业工作站”,但李玉院士却将该县累计发放的奖励480万元悉数无偿捐出,用于设立“李玉院士科技奖金”,以奖励为食用菌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今年2月25日,李玉院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沉甸甸、光灿灿的奖牌。从北京回来后,不少亲朋好友问起总书记颁奖时与李玉的特别交流,分享他的自豪与幸福。“当时总书记就说食用菌是个大工程,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觉得我的使命很光荣,我必须为这个大工程贡献最大的力量。”李玉质朴而坚定地说。
老骥伏枥为振兴 
从青丝到白发,李玉为之奋斗的中国食用菌产业实现了惊人成就:产量从1978年5.7万吨发展到2019年4000万吨,40年间增长了700倍,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但李玉并不满足。
“中国食用菌研究在世界领先,产业规模也位列世界第一,但够大不够强,目前还有不少品种需从国外引进。比如,金针菇菌种是日韩的,双孢菇菌种是欧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还需要丰富。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把这个大工程继续做大做强。我相信,在乡村振兴中,食用菌产业必定能发挥更大作用,让老百姓获得更多收益。”李玉说。
按照李玉的理解,总书记说的“小木耳,大产业”不仅仅是点赞,更是重要指示要求;既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宣言书,还是里程碑,更是进军号。新征程,新起点,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国梦。李玉的强国梦,便是“食用菌强国梦”。
为实现“食用菌强国梦”,他创造性地总结出食用菌产业的“五个不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他甚至提出“如果所有作物都不产粮食了,利用杂草、秸秆照样可以种蘑菇,维持人的生命”的观点。语虽惊人,但李玉坚信并力行。
目前,担任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总团长的李玉,对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许多设想,更不断付诸行动。“只要条件允许就到处跑,今年去的比较多的是贵州、安徽,吉林省内最近去得比较多的是磐石。”他说。
原来,磐石市在李玉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创新采用“菌袋化”的栽培技术,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灵芝种植基地。该基地通过与吉林农业大学共建“桑黄科技研发中心”,还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桑黄种植产业园区,并形成直通药品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李玉还打算在此地建立种质资源谱,加强研发,优化育种,实现夏天收桑果取桑叶,冬天用桑枝做桑黄,一年四季发挥最大产能——这是他心中的一件大事。
此外,李玉心中的当务之急还有三件事。一是强化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二是建立从种到收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地方创造更多税收,为菌农带来更多收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食品;三是实现康养产业和食用菌产业的有机结合,在这方面抓紧探索。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对此,李玉深有感受,尤其第四个“面向”,更是他多年来积极倡导的。他提倡“多吃蘑菇少吃肉”——在他看来,生命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吃得健康,而食用菌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动力。
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中的修养,
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
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
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
这4句话,曾是李玉写给学生们的寄语。同时也被刻在他办公桌旁的石头上,成为他自己矢志不渝的座右铭。
微信